+86-0731-84428665

新闻资讯

第四军医大学李云庆团队揭示慢性瘙痒引起焦虑情绪的神经环路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3-05-18 | 234 次浏览 | 分享到:

急性瘙痒(持续不到6周)被认为是周围环境的有害伤害(如蚊虫叮咬)一种保护机制。慢性瘙痒可持续6周或更长时间,并诱发一系列负面情绪(焦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臂旁核(PBN)是编码痒觉信息中发挥关键作用:瘙痒刺激可激活PBN,在抑制该脑区兴奋性神经元活性后可阻碍瘙痒行为的出现。

中央内侧丘脑(CM)作为“边缘丘脑”的一部分,编码伤害信号和慢性疼痛引起的负面情绪。PET成像显示在急性和慢性瘙痒患者中CM脑区是处于激活态的。
2023年5月3日第四军医大学李云庆、董玉琳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文章揭示了CM→mPFC-PN 神经元参与调控急性瘙痒,CM→mPFC-IN神经元参与调控慢性瘙痒。

1PBN-CM环路调控瘙痒行为

光纤钙成像技术发现组胺和氯喹诱发的急性瘙痒模型中CM脑区神经元活性增加。电损毁CM脑区后急性和慢性瘙痒模型中小鼠抓挠行为减少,并能缓解慢性疼痛模型中的焦虑行为。
顺行示踪病毒发现PBN主要投射到CM脑区,免疫荧光实验在慢性瘙痒模型中该神经环路(PBN-CM)神经元激活数量显著增加。光纤钙成像技术发现组胺和氯喹诱发的急性瘙痒模型中PBN-CM环路神经元活性增强,在光抑制该神经环路后可减少瘙痒引起的抓挠行为。

图1:光纤钙成像技术发现急性瘙痒模型PBN-CM环路神经元活性增强

2急、慢性瘙痒模型CM-mPFC环路电生理特点存在差异

为进一步探究PBN-CM环路下游脑区,他们通过病毒示踪技术发现PBN-CM环路纤维主要输出到前额叶皮层(mPFC),在mPFC脑区注射逆行示踪病毒投射到CM脑区,证实了存在PBN-CM-mPFC神经环路的存在。

化学慢性激活CM-mPFC神经环路不影响急性和慢性瘙痒模型中小鼠抓挠行为,而抑制该神经环路后可明显减少瘙痒模型中的抓挠行为,并缓解慢性瘙痒模型小鼠的焦虑情绪。电生理实验发现在慢性瘙痒模型中CM-mPFC环路神经元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增强,但在急性瘙痒模型中并不出现这种变化。急性和慢性瘙痒模型CM-mPFC环路神经元放电活动均增加,但慢性瘙痒模型更为显著。

图2.病毒示踪实验揭示PBN-CM-mPFC神经环路

3不同CM→mPFC亚型神经元调控急、慢性瘙痒

病毒示踪实验发现CM脑区投射到mPFC区域兴奋性锥体神经元和抑制性中间能神经元,分别简称为CM→mPFC-PN 和 CM→mPFC-IN神经元。离体实验发现光激活CM-mPFC环路神经元后,急性瘙痒动物模型中主要mPFC脑区锥体神经元激活,慢性瘙痒动物模型中主要mPFC脑区中间能神经元激活。

进一步电生理实验发现慢性瘙痒动物模型mPFC-IN神经元NMDA电流明显增强,mPFC脑区注射NMDA受体拮抗剂后能够明显减少抓挠行为,并能够缓解焦虑情绪。这些结果表明CM→mPFC-PN 神经元参与调控急性瘙痒,CM→mPFC-IN神经元参与调控慢性瘙痒。

图3:不同CM→mPFC亚型神经元在急、慢性瘙痒中电生理特点

总结

本文揭示了慢性瘙痒引起焦虑情绪的神经环路:PBN-CM环路投射到下游mPFC中间能神经元活性增强,引起局部前馈抑制作用增强,最终导致锥体神经元兴奋性/抑制性失衡。

想了解更多内容,获取相关咨询请联系 



电   话:+86-0731-84428665

伍经理:+86-180 7516 6076

徐经理:+86-138 1744 2250

邮   箱:consentcs@163.com

官   网:www.consentc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