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浙江大学方向明团队破解重症肺炎的神经环路“开关”
流感病毒和其他有害微生物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病原体直接激活肺部免疫细胞,诱发炎症反应,引起疾病状态。感染时免疫细胞释放“风暴”细胞因子和其他介质,可通过肺-脑轴通路影响上述疾病状态。
张春立团队揭示星形胶质细胞“三重攻击”加速阿尔茨海默病进程的关键分子
生长停滞和DNA损伤诱导蛋白GADD45家族成员包括GADD45A, GADD45B和GADD45G。中枢神经系统GADD45调节神经发育、神经可塑性。在炎症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富集表达GADD45G。
厦门大学张杰团队揭示引起酒精使用障碍和抑郁症共患的分子机制
Menin蛋白由MEN1基因编码,作为一种支架蛋白在细胞生长调节、细胞周期控制、基因表达发挥关键作用。敲除星形胶质细胞Menin蛋白后激活NF-κB促进炎症因子IL-1β释放引起抑郁样行为。
朱英杰团队揭示社会地位通过重塑多巴胺通路差异性调控成瘾行为
“中脑-边缘”多巴胺通路是VTA投射到伏隔核(NAc)的神经环路,是调控奖赏和动机的经典神经通路;“中脑-皮质”多巴胺通路VTA投射到前额叶皮质(mPFC)。
科学家揭示去甲肾上腺素通过星形胶质细胞抑制突触功能的分子机制
在哺乳动物中,去甲肾上腺素可至少与α1、α2和β类肾上腺素能受体发生结合。
揭秘肾上腺素诱发焦虑的外周新机制
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在调控中枢和外周对心理应激的反应至关重要。腹腔注射肾上腺素(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可引起焦虑样行为,可被非选择性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可通过血脑屏障)阻断,也可被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阻断,表明可能存在外周信号参与其中。
王晶/武照伐/李毓龙课题组开发新型探针解析胞内腺苷的在体时空动态及调控机制
eAdo和iAdo两者通过ENT转运蛋白形成跨膜对话网络,其失衡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综合征及肿瘤等重大疾病密切相关。然而,受限于传统技术难以捕捉iAdo毫秒级动态变化及亚细胞定位规律,关于腺苷的细胞来源、释放机制以及跨膜转运的具体过程仍存在诸多争议。
吴海涛研究员全面系统阐述调控社交行为的神经环路机制
社会互动对于个体的生存和种群的繁殖至关重要。社交需求与食物、睡眠等生理需求具有类似的胜利稳态机制,但分别通过不同系统实现。
复旦大学许晓鸿团队揭示下丘脑单神经元投射特征
下丘脑神经肽参与肥胖、焦虑、进食、能量代谢、防御行为、情绪和社交等多种功能。亦有通过单细胞测序技术揭示下丘脑多肽能神经元的转录组学特征
舒友生团队揭示深部脑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神经机制
以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 STN)为靶点的高频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是一种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