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0731-84428665

新闻资讯

科学家发现中央杏仁核神经肽B/W负向调控社交新颖性
来源: | 作者:康森特生物科技 | 发布时间: 2025-01-21 | 67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5年1月16日筑波大学Takeshi Sakurai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发表文章揭示了NPB/W-NPBWR1信号负向调控社交行为。

1、CeA-NPBWR1神经元调控社交新颖性

为进一步研究CeA-NPBWR1神经元在社交新颖性中的作用,研究人员构建了NPBWR1-cre工具小鼠,通过光纤钙成像系统发现在与陌生小鼠进行接触时CeA-NPBWR1神经元钙离子活性显著增加,与陌生小鼠分开后这类神经元群活性下降。在与熟悉小鼠进行社交或者分离时这类神经元群活性均未发生变化。

在三箱社交实验中第一阶段(小鼠自由与空笼、陌生小鼠进行社交),慢性激活CeA-NPBWR1神经元不影响小鼠运动的总距离,促进与陌生小鼠的社交时间,抑制该群神经元抑制与同伴小鼠的社交行为。在第二阶段(小鼠自由与熟悉、陌生小鼠进行社交),抑制该群神经元减少与陌生小鼠的社交时间,但不影响与熟悉小鼠的社交行为。

 

图1、CeA-NPBWR1神经元调控社交新颖性


2、CeA-NPBWR1→MiTg环路调控社交新颖性

病毒示踪实验发现CeA-NPBWR1神经元投射到臂旁核的外侧和内侧部、黑质外侧部(SNL)、孤束核(NTS)、microcellular tegmentum (MiTg),以MiTg区域最为密集。光激活CeA-NPBWR1→MiTg环路可促进与陌生小鼠社交,抑制该群神经元减少与陌生小鼠的身体接触,抑制社交行为。慢性应激可引起小鼠明显的社交障碍,慢性激活CeA-NPBWR1神经元可改善这种社交障碍。

图2、CeA-NPBWR1→MiTg环路调控社交新颖性


3、NPB/W-NPBWR1信号负向调控社交行为

人类NPBWR1基因在编码区(404A>T)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引起引起G蛋白偶联受体序列的氨基酸变化(135F),损害NPBWR1功能。研究人员分别构建携带NPBWR1野生型和突变体135F的Cre病毒工具,结果发现与注射NPBWR1野生型病毒相比,NPBWR1-cre工具小鼠CeA注射NPBWR1突变型病毒后在与陌生小鼠接触过程中NPBWR1神经元钙离子活性增加,与熟悉小鼠或玩具小鼠接触后不影响NPBWR1神经元钙离子活性。

外源性增加NPBWR1-cre工具小鼠CeA脑区NPBWR1表达后可增加社交距离,减少与陌生小鼠的身体接触。NPBWR1敲除小鼠与陌生小鼠接触时间增多,外源性增加NPBWR1表达可减少社交行为。CeA脑区注射NPB后可抑制小鼠的社交行为,表明NPB/W-NPBWR1信号负向调控社交行为。


图3、NPBWR1信号负向调控社交行为


总结

本文发现在靠近陌生小鼠时CeA-NPBWR1神经元活性增加,离开时活性降低。激活CeA-NPBWR1神经元促进与陌生小鼠社交。











图片图片


想了解更多内容,获取相关咨询请联系 

 电   话:+86-0731-84428665

伍经理:+86-180 7516 6076

徐经理:+86-138 1744 2250

    邮   箱:consentcs@163.com